• 大大網與鋼鐵大大
    • 關於【大大網】
    • 鋼鐵大大緣起
  • 簡介動畫
  • 訪談文章
  • 訪談影音
logo
logo
繁 简
繁
  • 大大網與鋼鐵大大
    • 關於【大大網】
    • 鋼鐵大大緣起
  • 簡介動畫
  • 訪談文章
  • 訪談影音
Article
訪談文章
首頁    訪談文章    訪談文章內容
大聯大投控副董事長葉福海:智慧化下的供應鏈躍升之道
大聯大控股執行長葉福海 DIGITIMES
2021-01-08
大聯大投控副董事長葉福海:智慧化下的供應鏈躍升之道
大聯大投控副董事長葉福海:智慧化下的供應鏈躍升之道

 

 

圖說: 葉福海2021年1月1日起卸任CEO一職,轉任大聯大投控副董事長,聚焦LaaS等數位轉型策略型任務。李建樑



---------------------------------------------------------------------------

2020年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中美貿易戰延續,斷鏈危機、G2格局儼然成為全球產業界都須面臨的「新常態」。台灣在防疫有成,加上供應鏈生態系群聚效應的優勢下,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核心。進入2021年,全球仍持續面臨新變局,不管是對於個人、公司、供應鏈、產業來說,生活方式的轉型,都在在影響未來的發展。

DIGITIMES於大肚山產創論壇舉行期間,特別專訪並節錄亞太IC通路龍頭大聯大投控前任執行長、現任副董事長葉福海演說主題,以下為問答式重點紀要。

問:如何看待本次主題「智慧化下的供應鏈躍升之道」?

答:可以這麼說,所有製造業者都是大聯大投控的客戶,但我不理解製造,DIGITIMES總經理暨電子時報社長黃欽勇先生所著的《斷鏈之後》一書,我至少看了三遍。 

斷鏈的發生,以及從2年前開始的中美貿易戰,加上2020年初的COVID-19疫情,這些效應不是「相加」效果,而是「相乘」效應。所有供應鏈都在改變,2019年大家忙著跑往東南亞,2020年甚至到不了,斷鏈更為嚴重。這到底是危機還是轉機?看你怎麼去看,這反而或許是個大好機會。

我提出「鍛鏈」一詞,想要的是自我鍛煉,鍛的是心態與思想的維度。原本所謂的斷鏈發生甚麼事呢?其實非常明確,正是世界工廠不再存在,以前大量集中到中國、由中國發貨到全球的狀態已改變,中美貿易戰造成的G2格局已經漸漸成了新常態,疫情看來仍有延續可能,區域性的市場與製造持續發生,很多事物必須轉型成數位化平台。

傳統的上下游溝通模式,可能是A直接傳給B,再傳給C。但是平台化的管理中,大家都是互享資訊,在現今區域化特色成為趨勢的景況下,數位化平台管理也越來越重要。

 

問:2021年有哪些人類生活方式、產業變化值得關注?

答:遠距工作、共同在場的概念,持續發生中。例如在線演唱會、線上法說會等,這也呼應我之前提的,必須要把「數位工具」準備好,才能進行這些事情。台灣防疫有成,大概忘了遠距工作、共同在場這些事情未來會是新常態。


對企業來說,主管要訓練並學習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亦即「看不到員工的管理」。我們要購買員工的時間,還是員工的成果?以往模式之下,員工遲到可能會扣薪資,但如果到處都可工作,企業要的是員工工作的成果,這就是最大的改變。

例如大聯大在美國據點,現在都仍然沒有開放員工進公司,倉庫管理是沒辦法不開放,但是業務部門是不進辦公室的。自從2020年疫情逐步爆發的2月1日開始,大聯大中國約有2,000名員工,一直到3月底才開放員工進公司上班。再來要注意的是,人口結構改變,包括了「質變」與「量變」。

 

問:如何看待人口結構改變對產業的影響?

答:2020年上半,台灣終於迎來了出生率低於死亡率的狀況。據內政部統計,如果台灣未來生育計畫不改變的話,估計到2049年,台灣總人口會低於1,700萬人。從這些趨勢來看,我們談人才培育議題,光是基本人口量都不見了,如少子化、老年化等持續發生。

另外,1995年以後誕生的「數位原住民」,以前在企業當中佔比不到1%,以後至少是20~30%,這些所謂的數位原住民,從小就習慣於各種數位裝置、熟悉數位環境,他們追求甚麼呢?追求在同一家公司長期工作嗎?還是不斷地為自己工作?這亦即現今常被提及的「斜槓人生」,透過數位化平台,可以取得任何資訊來做任何事情。

如果企業領袖能夠接受結果論,如果員工在花蓮,也不需要前往台北,甚至可以一個人服務多家公司,更進一步地,一家公司服務多家公司。這些全球的人口結構改變持續發展中,我們要看的願景已經不是明天,而是未來10、20、30年。

問:未來30年,產業將面臨何種變革、該如何應對?

答:既然我們要看的不是明天,而是更長遠的未來,也該思考今天這個時間點,該做些甚麼?

過去產業競爭,僅專注於對手,天天想的都是對手出了A,我可以出A+B方式應對,但是「贏了對手、輸了時代」,已經充滿太多這種案例,例如太專注對手,忘記了客戶的需求。未來真的全都是競爭嗎?有沒有合作機會?甚麼領域該競爭、甚麼領域該合作?未來會是競爭協同合作的時代,不可能每家公司都是產業領頭羊,但是還是會有一條路。

我認為,企業要思考垂直、水平面向。如業務領域、製造領域,算是垂直面向。那些是水平面向呢?可以思考,未來大數據時代,如果主要伺服器架在公司,那是否萬家公司,就要找尋萬名伺服器工程師?這就是水平面向,我認為對未來的倉儲運輸的思考,是否大家可以用「共享」的方式,進行數位化平台轉型?

隨著競合時代到來,加上未來人口結構改變,包括質、量、新思維,不改變會跟不上時代,經營企業只是一個點,必須要想的是經營「產業」,大聯大投控已經進行了5年的數位轉型,我也認為我在經營的是產業。


問:如何從電子相關產業角度進行?

答:大聯大投控為IC通路商,我一直思考如何成就客戶,重點是產業鏈。大聯大投控底下有4個集團,53家公司,在數位轉型策略上,一直進行集團優化。我們擁抱產業鏈的集體優化,一切都是為了成就客戶,僅有一家公司做完數位轉型或是智慧製造,對產業鏈的幫助是不夠的。

以NB產業為例,供應商至少400~500家,只有集體優化,才有機會變成立足在世界的「生態系」。透過NB產業集體優化,台灣所有的相關供應鏈,可以掌握全球的NB市場。如同工具機也是一個產業,透過好幾個產業的多條「線」,進一步組成「面」,最終再成為「生態系」。我認為,共生、共榮、共創之外,重點是共天下。

以前為了工作,犧牲假期,或者是有人選擇犧牲工作提早退休,工作跟生活是對立關係。但如果未來可以共同在場,透過數位化平台化管理,生活與工作彈性運用,這就是所謂的「Workation」(Workation一詞出自於前日本首相安倍)。就算是處在好山好水之中,只要有網路還是可以工作,聯網化、雲端化,每個人都能做到85歲,這樣台灣還會有老人文化問題嗎?我們可以靠智慧來解決。

問:IC通路商如何面對區域短鏈問題?LaaS如何發揮新價值?

答:智慧製造供應鏈只為了一件事情,也就是「成本來自於時間」。如果所需時間趨近於0,成本也等於0。如庫存天數有30天,就必須放在倉庫,這就是成本,半導體產業致力的導入智慧工廠自動化,事實上就是為了縮短許多時間。這些已經漸漸都出現了成功的案例。

但能否進一步對未來有幫助,我們永遠都要歸零思考,能否把成功經驗帶到下一個30年,大膽夢想未來30年。例如我個人的夢想是85歲還要工作,那麼我必須學習甚麼?包括抱持健康、以及接納Workation概念。

以2020年為例,雖然有疫情挑戰,但是很多產業生意很好。對大聯大投控來說,儘管有疫情生意還是很旺,還需要想甚麼嗎?當然,如果只是看明天,似乎不須多做思考,但是如果是2030、2040年,可能就會嚇一跳了。

以大聯大投控提出的物流即服務(LaaS)新商務模式,可以想兩件事情:第一、交易時間成本能不能趨近於0;第二、通路商要做甚麼,讓客戶交易時間趨近於0,進一步或許能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以目的地而言,物料從大聯大投控的倉庫到客戶的倉庫,這是傳統方式,未來則是要直接從大聯大倉庫,連結客戶的生產車間,甚至可以導入區塊鏈(Blockchain)等技術。

大聯大投控代理約250家廠商產品,倉庫貨物來自全球不同業者,每天收貨、填寫條碼/品項,點完之後儲放在儲存空間,接到客戶要求後出貨,貼上標籤、棧板,交到客戶指定客戶手中,客戶收貨以後,再進行點貨確認品項/數量,等生管流程需要3天時間,再花3天移到生產車間,這邊也再需要進行點貨。

倉庫、生產車間隸屬不同部門,又需要再點貨,每點一次,就是需要花費時間成本,不管是用人工或是機械手臂自動化流程,都是一樣的。半導體產業IC顆粒體積非常小,盤點更是辛苦,這就是現狀。

但如果把交易時間縮短成0,客戶成本也下降,IC通路商也不需要再進行包紙箱等等程序,直接把貨交去生產車間。甚至未來工廠也不用零件倉庫,就可以進行生產,時間成本趨近於0。現在有大客戶進行這樣的生意模式嗎?目前僅只有「點」的進度,重點是如何讓同業一起加入來做,所以持續提出競合概念。

有客戶公司的營運長指出,LaaS模式「狂到不可能」,很難很辛苦,但的確客戶也承認,這對於客戶端來說有利。也因此,大聯大投控致力的模式,是持續在成就客戶的利他行為,只要有夢想,永遠都是保持年輕人的心態。

 

我認為路是人走出來的,而這些轉型,一定是要連結數位化平台,透過點、線、面方式,大家可以一起經營,進一步集團優化,分享到外界去。我們的想法可以幫助同業、成就客戶、互相合作,企業要走向開放或是封閉,這個選擇是未來10~20年非常重要的關鍵。

 

★原文出處:《DIGITIMES》報導 何致中  

延伸閱讀
因應車用半導體產業價值鏈改變 大聯大以四策略重構供應鏈服務
因應車用半導體產業價值鏈改變 大聯大以四策略重構供應鏈服務
因應車用半導體產業價值鏈改變 大聯大以四策略重構供應鏈服務
IC通路霸主專注比衝營收更重要的事 排名狂升641位 大聯大倉儲代工 征進歐美東南亞
IC通路霸主專注比衝營收更重要的事 排名狂升641位 大聯大倉儲代工 征進歐美東南亞
IC通路霸主專注比衝營收更重要的事 排名狂升641位 大聯大倉儲代工 征進歐美東南亞
非合意收購也有善意的?大聯大插旗文曄信守「四不一會」,股東都賺到口袋滿滿
非合意收購也有善意的?大聯大插旗文曄信守「四不一會」,股東都賺到口袋滿滿
非合意收購也有善意的?大聯大插旗文曄信守「四不一會」,股東都賺到口袋滿滿
「台灣IDM」概念的最後一哩 大聯大投控LaaS模式桃園起飛
「台灣IDM」概念的最後一哩 大聯大投控LaaS模式桃園起飛
「台灣IDM」概念的最後一哩 大聯大投控LaaS模式桃園起飛
play
WPG Taipei One Building Open House Day (繁中版)
WPG Taipei One Building Open House Day (繁中版)
play
WPG Taipei One Building Open House Day (English version)
WPG Taipei One Building Open House Day (English version)
更多文章

大大網與鋼鐵大大

  • 關於【大大網】
  • 鋼鐵大大緣起
  • 鋼鐵大大活動

簡介動畫

  • 簡介動畫

訪談文章

  • 訪談文章

訪談影音

  • 訪談影音

大大索引

  • 大聯大控股
  • 大大邦
  • 大大購
  • 大大通
  • 大大頻
qrcode_logo
大聯大控股 Copyright © 2025 WPG Holdings All rights reserved.   個資保護暨隱私權聲明
沪ICP备18017932号-4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6643号
Loading...
延伸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