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大啟動數位轉型4年,首創「倉儲代工」概念,歡迎同業貨品存放大聯大倉庫,一切只因為希望未來能「 把零件貨品直接送到生產線上,而不是倉庫 」
這個野望的夢想要怎麼實踐?大聯大控股執行長葉福海4日出席「蔚藍華騰智慧顧問公司」成立大會,並以《轉型變革-CEO領導數位轉型的實戰經驗分享》主題分享集團轉型4年實戰經驗。
3C電子元件通路商,倉儲物流角色吃重
「誰幫Apple生產iPhone?誰負責把零件帶給製造商?大聯大的角色就是代理所有手機晶片製造商產品,再交貨給手機組裝廠者。」葉福海一開始就先介紹大聯大的角色。目前大聯大有將近250個供應商,由大聯大提供物流、金流及資訊流給客戶,協助把客戶貨送達組裝廠手中。大交貨的下游製造業者遍及東南亞、大中華區、美國,總計高達1.5萬家,但過去大聯大把貨送到對方倉庫就算工作完成。
葉福海說,2015年決定數位轉型,當年正好是大聯大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元件供應商(編註:當時大聯大控股營收達162億美元,正式超越美商艾睿電子(Arrow)及安富利(Avnet),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通路商),因此團隊開始思考,2025年該做什麼?要走到哪裡?該怎麼做?
大聯大分享數位轉型4年經驗,為創造客戶所需要的服務,竟開放重金投資的倉儲空間給對手用。執行長葉福海解釋,一切是為達成:把貨直接送到客戶產線上的願景。-- 圖片來源:蔚藍華騰智慧顧問
從10年後的目標,倒推決定現在該做什麼
葉福海表示,儘管一開始還沒有頭緒怎麼做,但已經明確知道2025年要成為怎樣的企業,因此「倒推」來想現在該做什麼,這也成為大聯大內部最常掛在嘴邊的策略:以終為始。(掀起半導體零件業的短鏈革命,大聯大揭數位轉型兩大心法)
葉福海說,B2B產業常有迷思是:常看對手做什麼。當對手有A服務,就想做A+B,當對手有A+B,就想做A+B+C;若對手不動,則自己也不會動,這就是B2B業者的一貫思考。但後來大聯大做了一個大轉變,開始去想客戶要什麼?進而分析客戶成分,有超大型、還有很多中小型客戶、更有微型客戶,所以開始思考「C2B策略」,利用大數據、區塊鏈、AIoT回應客戶的需求。
大聯大控股執行長葉福海談要對手來共創協作很難,但必須先做出價值,不要想太多。-- 圖片來源:蔚藍華騰智慧顧問
大聯大的難題:客戶要送貨到生產線上
大聯大開始釐清身為通路商的價值在哪裡?後來發現是在「創造客戶的需求」。現在的B2B模式是客戶要什麼,就按照客戶要求去做。但很少思考,未來客戶要什麼價值,這也是數位轉型最關鍵最困難的,找到下一個商業模式曲線。為解決難題,大聯大分兩個軸線,A軸是用新方法處理現在的業務跟現有的客戶,將實體轉為數位化,把專門通道改為開放平台,用科技新方法做既有業務。
2018年大聯大推出大大網,五個平台回應1.5萬個不同大小跟需求的客戶;其次物流上,把傳統倉儲改為智能物流,倉庫裝500個感測器控制7,000個點,讓手機就能掌握倉儲狀況。「 但客戶真正需要的是:把零件直接送到產線上,但現在沒人做得到。 」葉福海說,大聯大決定推動智慧商業製造物流系統,這不是一蹴可及,且必須協助中小企業客戶。過去大聯大把貨送到客戶組裝廠就完成任務,但若「直接把零件交到客戶生產線,跳過客戶的倉庫。」這就是非常大的野心計畫。
開放同業共享,打造創新「倉儲代工」
葉福海開始思考,現在有300個IC通路商(對手)都在服務同一家客戶,就會產生300個倉庫,為何要建立這麼多?為何不整合?
為了要達成送零件到客戶產線的夢想,大聯大決定開放智慧商業物流平台,跟對手合作建立開放生態圈,把智慧物流平台跟倉庫都開放同業共享,打造創新的「倉儲代工」角色,讓對手把零件放在大聯大的倉裡,一起送到客戶端。共享平台在B2B產業幾乎做不到,葉福海坦言,要跟對手共享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大聯大必須OPEN,先走出去,不要去想對手會不會加入?而是應該先去做,把共享做的有價值,對手自然會關注這件事。
「現在是共創協同的時代。」葉福海說,過去歷史經驗是兩大廠商互相競爭,最後反而是「贏了對手,輸了時代。」因為太專注對手,反而忘了時代已經改變,未來20到30年大聯大都是跟同業共生共榮。
過去零件通路商是把貨送到客戶倉庫就了事,未來客戶根本就不用倉庫,希望零件直達產線開始生產製造。-- 圖片來源:Álvaro Ibáñez via Flickr
數位轉型得領導人親自做
在數位轉型心態上,葉福海說,領導人一定得自己跳下來做,否則99.99%不會成功,同時歸零思考,把成功跟失敗經驗都拋開。所謂B軸線計畫,領導人必須跟董事會溝通,並有IT顧問及內部高階主管支持,透過員工領頭羊效應,善用外部專家,才能一步一步做。
他最後提供四個數位轉型贏家必須做的自我檢視:到底有無對客戶提供解決方案?有無確認生態系統?IT是否能跟上結構改造?擁有足夠數位人才(重新定義的)?唯有具備才有機會贏。
★原文出處:《數位時代》報導 主編王郁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