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全球最大半導體零器件通路商大聯大的官方網站上,一個名為“大大通”的新平台悄然上線。整個啟動過程,沒有發佈會,沒有新聞傳播,一如大聯大的低調風格,毫不引人注目。
但事實上,這家年營業額超過1000億人民幣的巨頭,正在展開一場面向未來10年的深遠變革,而剛上線的“大大通”,正是這場變革的關鍵“棋眼”之一。
以它為抓手,大聯大將徹底打通產業鏈上下游,構建起一個由數據化驅動的智能供應鏈平台。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大聯大的轉型,以及“大大通”的作用與意義?
【1】
先來瞭解一下大聯大。
在半導體行業生態中,將原廠、解決方案廠商和電子產品製造商上下打通的通路商,一直是產業中最為重要的角色之一。
(圖表來源:華泰證券研究所)
在它的上游,半導體是一個典型的技術密集、資金密集行業,有實力設計和製造零器件的廠家只有幾百家。
而在它的下游,電子產品製造商則規模龐大,僅2015年中國的規模以上電子資訊製造企業,就達到1.99萬家之多(近幾年未批露更新數據),市場上的電子產品品種更是達到百萬級甚至更高。
下游廠商的產品設計和製造,需要獲得穩定可靠的供應和充分的技術支持。
但對上游的原廠來說,要為小客戶調整自己的生產節奏,乃至建立大規模的工程技術服務團隊,來對接海量的製造商客戶,顯然並不現實。
最終,通路商成為這些需求的匹配者:為上游廠商分擔了大量的市場開拓和技術支持工作,為下游廠商提供直接的物流、供應鏈、金融和技術服務。
(圖表來源:華泰證券研究所)
據華泰證券研究所數據,在電子零器件領域,直接向原廠採購的電子產品製造商“超級客戶”,不足整體總數1%,採購金額占比44%。
而其他總數超過99%,採購金額占比56%的中小製造商客戶,都是通過通路商管道完成的採購。
據第三方統計,僅中國市場上的零器件代理商就超過1,000家,經銷商規模更是過萬。
甚至,通路商已經成為整個行業供需匹配的“風向標”。
而成立於2005年的大聯大,正是這個行業領域,全球營業規模第一的領頭羊。
截至2018年,大聯大在全球擁有超過5,200名員工,超過250家供應商和超過100個通路據點,為超過16,000家電子產品製造商提供服務,累計合併營收達到人民幣約1,210.7億元,蟬聯全球行業第一。
【2】
然而,自2015年以來,整個半導體元器件通路行業的形勢惡化,讓包括大聯大、艾睿、安富利等巨頭在內的全球所有半導體零器件通路商,都不得不轉型求變。
受經濟環境疲軟、消費電子利潤下滑、技術創新乏力、摩爾定律臨近極限等多重因素影響,在2015和2016年,半導體原廠普遍增長乏力,最終導致新一輪的併購高潮,無論是併購案數量,還是併購金額規模,都出現“井噴”。
(圖表來源:IC insights)
根據公開信息,2018年的行業重要併購也至少有30多起,整體金額規模與2017年基本相當:
而在行業下游,很多行業的市場份額也越來越向頂部集中。
比如,GfK的數據就顯示,中國手機市場的結構,近幾年就已經從“倒三角”變成了“T字型”。
上下游都走向寡頭壟斷,導致通路商的價值日益弱化,原廠與與通路商的利益博弈越來越頻繁,管道管理策略也頻生變化。
比如,TI不再允許通路商向客戶提供設計服務,ADI取消多家通路商代理權,構建自有銷售團隊,Microchip發佈100家貿易商黑名單,意法半導體嘗試線上銷售等動作,都一度在業內引發震盪甚至恐慌。
同時,半導體通路方式也在變化。
以前,由於管道、採購量、技術服務等因素差異,線上下的銷售過程中,每個客戶拿到零器件的價格往往各不相同,獲得的服務也不同,加上零器件市場行情不穩定,產品和價格的更新速度快,擁有資訊優勢的通路商,往往能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
但隨著電商興起,交易越來越多地轉移到可以即時查詢庫存、對比價格、預訂商品的線上平台,價格越來越透明,通路商的業務和利潤空間,都受到擠壓。
此外,通路商除了拓展市場、服務客戶,還要分擔原廠庫存成本,由於電子零器件的生命週期越來越短,下游行業盛衰波動大,庫存和收款的風險控制壓力也越來越大。
如果不轉變方式,尋找藍海,通路商的日子將越來越難。
【3】
大聯大的應變之道,在於通過數位化的轉型,來滿足上下游產業鏈的需求,適應環境變化。
其根本邏輯在於,不論形勢如何變化,通路商依然有自己不可替代的價值根基。
對於上游來說,雖然原廠的話語權更大,重要大客戶的銷售比例也有所增加,但從整體來看,通路依然是服務更多長尾客戶和開拓新市場的最有效方式。
在這方面,原廠自己的人力不足,也不適宜在性價比低的領域做重運營,最終還是需要將主要精力投入新產品研發、供應鏈保障以及大客戶支撐,將更多客戶的合作與通路商合作完成。
對下游來說,隨著5G、物聯網、智慧汽車、智慧家居等產業發展,還會有大批傳統廠商迫切需要資訊化轉型,也會有更多新的創業公司出現。它們同樣需要通過通路商,來獲得供應鏈、物流、技術、金融等全方位的支持。
而對IDH(獨立設計公司)來說,它們為中小型OEM/ODM廠商提供的解決方案,也需要通過通路商,來快速獲得更多的客戶。
更重要的是,隨著現代社會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和多樣化,製造業也從大批量的線性生產,逐漸向少量多樣的訂製化生產過渡。
這正是通路商的機會和挑戰。
它們需要突破呆板落後的傳統通路模式,找到或打造自身差異化的核心優勢,提供專業的服務,真正為上下游打造出一個靈活、快捷、方便的數位化供應鏈管理體系,幫助合作夥伴獲得更快的新品研發、更穩定的產品供應,並在競爭中降低運營成本和提高效率。
這一步,邁過去就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邁不過就只能受人蠶食,坐等淘汰。
大聯大的核心優勢,是擁有10多年的製造業供應鏈管理經驗,對上下游廠商的資訊及彈性管理能力,都有深刻的理解和優勢。
在此基礎上,大聯大已於2016年推出“大大網”,面向下一個十年,展開全面佈局。
用大聯大控股執行長葉福海的話來說,就是:
大聯大將依託“大大網”,借助互聯網平台、大數據分析、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能力,逐步將供應鏈管理數位平台化,轉型成一家數據驅動(Data-Driven)企業,最終與有客戶共同建構一個智慧供應鏈平台的生態圈。
如果說,過去15年,大聯大已經完成了規模化和精細管理化兩次大的發展躍升,那麼,未來十年的數位化轉型,就將是為大聯大打開新一輪擴張機遇的“第三次革命”。
【4】
在規劃中,包括剛剛上線的“大大通”在內,“大大網”主要分成5個功能版塊:
其中,“大大家”、“大大邦”分別針對大型客戶和中小型客戶的主流需求,提供針對性的服務;“大大頻”聚焦於提供資訊情報,“大大購”則實現相關交易的落地對接。
而把這幾個版塊聚攏在一起,打通大聯大業務閉環的核心平台,正是“大大通”。
目前,大聯大一共有超過一萬六千家客戶,但它93%的收入,都來自於約3,000家核心大客戶,而它的FAE(Field Application Engineer,技術支持工程師)規模也不到1,000人。
如果按照傳統的通路管道業務模式:這一萬多家中小客戶,很難得到FAE的技術支持。
這也是所有半導體通路企業都正在面臨的挑戰。
如何提升技術支持實力,為客戶供完整解決方案,是通路商未來必須破局的方向。但如果通路商過於著重投入技術服務,也會與增加成本壓力,並與IDH形成衝突。
而“大大通”這樣一個線上技術支持平台,讓以上問題都得到解決。
首先,客戶可以通過它,得到來自原廠的基礎技術支持,瞭解原廠最新的產品和方案變化。
也可以直接獲取方案商已經打磨成熟的解決方案。
無論是智慧物聯網、自動駕駛、智慧家居,還是更多的科技熱點方向,“大大通”上都已經有大量優質的解決方案備選。
而每一個解決方案,都會有詳細的技術說明、評分、問答,乃至於關聯資訊,幫助客戶瞭解成本、性能、尺寸、功耗、差異性和EMI/EMC等各種相關資訊,從而準確判斷方案是否符合自己。
如果客戶還有疑問,可以隨時根據自己的個性化需求,提出自己的問題,並獲得FAE的高效支持。甚至每一條問答,都能成為後來者的參考。
對於自己感興趣的方案,客戶可以收藏、評分和分享。
甚至可以直接跳轉到“大大購”平台,下單購買相關的物料,馬上啟動產品開發:
通過這樣一個社交化的方式,“大大通”以解決方案為中心,將原廠、方案商、FAE、外部工程師、製造商客戶等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的需求,都組織在一起。
以前,原廠、方案商和FAE們的工作,都是點對點的。對每一個客戶的技術支持,都要從頭再來,而且其中往往存在大量的重複工作。
而現在,他們可以擺脫低效的重複工作,將可以為不同客戶複用的產品、技術和服務,都全部沉澱下來,成為模組化的解決方案。將自身的資源和時間,投入到更前沿的技術開發,以及真正個性化的需求支持。
而那些數量龐大的下游中小廠商,也可以得到更充分的支持,獲得前行者的經驗教訓,從而將有限的成本,集中用於自身差異化的業務開發,最終像“堆積木”一樣,利用大量現成的方案,更快、更省錢地完成自己的產品開發。
甚至,每一個客戶的個性化經驗,也會在社交和問答過程中不斷累積,推動解決方案的不斷完善。
最終,新客戶開發產品的難度降低了,成本節約了,效率提高了。
而原廠、方案商和FAE也可以在不增加工作量的情況下,獲得更多的客戶和業績。
而將這些產品、技術和服務聚合在一起的大聯大,也得以擺脫傳統通路模式的困縛,在未來的產業鏈條中,穩固自已的地位價值。
“我們希望“大大通”能成為半導體零器件領域,最大、最活躍的工程師社區和知識共用平台。”大聯大執行長室特別助理 陸偉光說。
這是一個讓產業實現共贏的陽謀。
為此,大聯大已經開始發力。
比如,從2019年1月1日開始,大聯大已經更新了旗下各個集團的業績考核標準,將邀請上下游廠商、外部工程師加入、提高登陸數、方案數、提問數,乃至解決問題後獲得的社區積分數等指標,都全面列入了相關員工的考核指標之中。
而下一步,“大大通”還計畫發佈新的版塊,進一步提升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提升整個平台對所有參考者的支撐力度。
毫無疑問,未來幾年將是零器件通路業大洗牌的關鍵時期,而大聯大的轉型,或將為通路商們在新階段的發展方向,樹立行業新的標杆。
*文章轉載至“科技雜談”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