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興科技的發展,愈來愈多企業將科技當作是提升競爭力的關鍵要素,IBM在兩年前率先提出的「科技賦能」概念也愈受重視,在IBM舉辦的「2019 think Summit」中,不但有IBM內部專家深度剖析未來科技的發展方向,還有業界決策者現身說法,告訴你領導者現在都在做什麼、想什麼。
IBM執行長Ginni Rometty今年2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大型科技論壇中揭櫫,數位轉型已經進入第二篇章,相較於第一篇章,企業在用數位科技解決問題時將更整體化與規模化,並把人工智慧(AI)當作是「實踐」而非「實驗」,也開始願意將企業的關鍵應用放上雲端。
台灣IBM總經理高璐華強調,數位再造第二篇章強調的重點是數位化與AI擴展的路徑,企業該怎麼走上數位化及運用AI,其次是如何將企業關鍵應用及數據放上雲端,第三個是如何建立信任及責任的規範,包括內部監控資料處理及符合主管機關的規範,以及如何讓機器在處理資料上沒有偏見。
轉型成為認知型企業 7大要素是成功關鍵
IBM大中華區全球企業諮詢服務部總經理麥俊彥則指出,在企業陸續啟動數位轉型下,認知型企業未來將會崛起,認知型企業有感官的能力,可以處理大量的資訊並快速的回應,並因應市場,也有適應文化的能力。
麥俊彥說,認知型企業有7大要素,包括「挖掘數據價值,強化固有優勢」、「再造工作流程,積極利用AI」、「重塑員工技能,激發組織潛力」、「確認平台戰略,開啟進化之路」、「描繪企業架構,助力業務轉型」、「選擇安全信任,贏得公司未來」、「打造敏捷文化,快速推動創新」,企業可以選擇逐層進行突破,也能採取目標導向的策略性因應,我們已經看到國內外有不同企業都在實踐中。
AI不是新技術 深度學習潛力無窮
AI是許多企業數位轉型的主要推手,IBM日本副總裁暨東京研究所所長森本典繁點出,AI其實是自1960年就問世的舊技術,近期才因電腦運算速度加快、取得足夠高品質的數據之後,才透過深度學習加速成長。過去12年IBM擁有的專利速度增加3倍,主要就是落在AI;由於目前AI的發展還是相當「窄」,僅能處理單一工作,無法進行複合性決策,但IBM已經著手讓AI進行深度學習,可以像人一樣有「推論」的能力。
雖然數據、軟體在AI時代是相當重要的關鍵,但硬體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IBM在日本的研究所預想2027年的世界,在指甲上甚至可以嵌入微型智慧電腦,即時感測個人身體健康狀況,並適時給予提醒與建議。
森本典繁指出,硬體未來的發展上,「量子」將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量子電腦的開發除了在硬體之外,還有軟體及平台的開發,與一般的電腦相比,量子電腦的1個位元可「同時」表現1和0,比一般電腦的1個位元只能表現出1或0來得多,且隨著位元數增加,運算速度也呈現等比級數的增加,IBM也認為,在3至5年內將有商業化的領域,量子電腦可具備超越現在超級電腦的能力,我們也期待各方產官學界有志一同的單位能一起投入研究。
每五年思考下一個十年 大聯大擁抱科技掌握未來
半導體零組件通路領導廠商大聯大算是同業中較早啟動數位轉型的業者,大聯大控股執行長葉福海回想,當2015年互聯網衝擊B2C產業,當時就思考未來會不會B2B的產業也同受衝擊,而下一個十年,大聯大會在哪裡?
由於大聯大擁有1.5萬個客戶,要打造一個能服務所有客戶的平台,堪稱「不可能的任務」,為了滿足不同的需求,大聯大推出「大大網」,旗下包括5個子平台,結合商業與物流,包括對客戶的服務及內部管理都平台化,針對大型客戶與中小型客戶,提供不同平台服務。
葉福海認為,科技無法取代員工,但可以幫助員工,尤其現在有AIoT (人工智慧+物聯網)、雲端、大數據及即將到來的5G,大聯大要從現在做到的「滿足客戶需求」到未來的「創造客戶需求」,並思考是否能將大聯大開發出來的智能倉儲及商業平台,開放給所有同業分享,走到下一個共享的平台經濟。
利用大數據 樂天預測客戶下一步
樂天國際銀行預定總經理佐伯和彥分享建立「樂天生態圈」的經驗,他說,要建立生態圈的3大要素是品牌、會員、數據,所有的生態圈將透過品牌進行統一,會員可透過樂天超級點數的機制,獲得跨領域的服務,也因為可以跨領域使用,點數的使用會愈來愈方便,此外,樂天生態圈並非封閉的概念,例如在台灣就與PChome合作,將生態圈擴大,不會自我設限。
生態圈中蒐集到的數據,則會應用在行銷、防治金融犯罪及營運上,舉例而言,根據客戶行動累積的數據,會發現這一類型的客戶接下來可能會有的行為模式,進而發掘客戶的下一個可能需求;防治金融犯罪也是相同道理,內部可分析犯罪者的行為模式,當探測到異常行為時,就可以主動打擊這些犯罪者。
用AI超級電腦 做企業資安的防護員
負責建構台灣AI超級電腦「台灣杉二號」的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主任史曉斌則表示,在建構超級電腦的過程中學習到很多經驗,尤其是在安全性的維護上,除了當攻擊者攻擊網站時,系統可以即時偵測到問題的發生外,當攻擊者在全球流竄時,系統也要有能力知道有哪些潛在的攻擊者可能會有攻擊自家系統的可能。
史曉斌指出,國網中心隨時有搜集全球各種即時攻擊行動及如何預防攻擊行動的做法,對企業而言,不管是IT營運或機房的營運上都是相當重要的話題,國網中心開放一半以上的資源給企業界使用,也希望建立產業生態鏈,讓台灣企業可以一起往這個方向努力。
★原文出處:企業數位再造 科技絕對是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