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拿起iPad就能掌握出貨的進度,dashborad(儀表板)上的資訊每5~10分鐘就自動更新一次,還能隨意輸出成各種圖表,狀況一目了然」,全球最大半導體通路商大聯大控股執行長葉福海說,用智慧化的手法精簡人力並縮短備料時間,還能即時解決問題。
「我們這行,很少人去看人口結構變化趨勢,而未來就是少子化、老年化。」葉福海說,既然大聯大未來10年、20年都還會繼續做零件通路商,那要怎麼利用科技創造更多價值?大聯大成功打造LaaS系統(Logistics as a Service,物流即服務),就是用這個理念串起資訊流與物流。
▲大聯大控股執行長 葉福海:幸福企業的定義不是只有薪資,而是對未來結構環境的認同;因此,對人才價值的思考也不能死板。
這一連串「業務數位化」改革,從2015年就開始做,葉福海直言,如果企業不數位化,是走不進數位生態圈的,唯有把自己變成資料驅動的企業、成為藍海企業,才找得到藍海市場;既然如此就設定未來10年目標,以終為始,放手去做。
更重要的是,數位轉型心態要從領導人做起,大聯大的數位革命不是從董事會要求才做,葉福海希望大聯大因此能在同業間「創造被利用的價值」,並笑稱「這同時也替自己創造擔任執行長的價值」。
葉福海說,專注客戶、科技賦能、偕同生態、共創時代,所有職位都和這些有關聯,「IT部門在企業,是『core center(核心單位)』還是『business engine(商業引擎)』?」大聯大的全球布局向紡織業取經,把腦放在台灣,四肢伸向海外各地,所以腦的部分就要整體數位化,成為帶動商業運轉的引擎。
而為了達成大聯大數位的轉型布局,葉福海也意識到找到合適數位人才的重要,「我們憑什麼和IBM等大公司競爭呢?」所以對於產業人才,大聯大透過人力顧問公司建議,投入相當比率的人資成本。因為不找數位人才,大聯大無法做到這麼大的轉型。葉福海強調,領導者要給對錢是很重要的,「不花錢什麼都不可能,因為要有這樣的業績,就是要用到這樣的人。」
重新思考人才價值 不買時間買結果論
幸福企業的定義不是只有薪資,而是對未來結構環境的認同。因此,對人才價值的思考也不能死板,「我不買時間,我買結果論,」葉福海認為,台灣加班文化很嚴重,但主管又不願意付加班費,這是事實;所以大聯大的管理方式不再是每半年看KPI(關鍵績效指標),而是每天把OKR(目標和關鍵成果)寫清楚,讓員工隨時看得到進度更新。
葉福海解釋,疫情過後,大聯大的員工更強調「在線工作」,只要能完成公司賦予的任務,要朝員工可以在任何時間或任何地點工作的目標邁進。相對來說,也幫助員工習得更多線上數位技能。「假設營業額成長3倍,人又不變,那薪資不就可能會成長嗎?一倍都是有可能的。」
★原文出處:《財訊》報導 吳雅樂